找到相关内容65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南怀瑾:禅宗与道家[上册](二)

    传法的法宝,甚至有请人预先作好,宣诵一番,也便记成语录,传之后世,好各之甚,及于方外,非常可叹。不过现在学习禅学的人,都把机锋、转语的妙用,当作排学的中心,甚之,讲讲古代禅师们的公案、机锋,便以此表示禅...佛学的教理,而徒托空言而已。  其次,我们要研读唐、宋以来的禅宗典籍,如果对于中国文学没有相当修养,那就会如古代禅师们所说“咬铁馒头”相似,就有无法下嘴的可能,尤其自中唐到宋、明、清的禅学,更进一步已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55143731.html
  • 净明山人:中华禅随笔(1)

    了什么?哪里不是佛法?哪里不是禅?又哪一个人不是佛?但作此见者即杀人也,而离知见的悟证,离相对的智慧,了自他的二见,方是活人文殊之剑!  看古代禅师如何评断:  首山念云:“文殊大似掩耳偷铃。”  ...自在地化转生死所带来的挂碍。  古代禅师对这一段对话,有绝妙的评断,试观下面禅师的言句:  进山主问修人主:“明知生是不生之理,为什么却被生死之所流转?”修山人说:“毕竟成竹去,如今作篾使还得么?”...

    净明山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2446130.html
  • 禅宗与佛学(2)

    ,当作排学的中心,甚之,讲讲古代禅师们的公案、机锋,便以此表示禅学的精要,尽在是矣!岂不更有遗憾吗?宋代雪窦重显禅师,对于学禅著禅的人,早已有诗斥责,如云:   一免横身当古路,苍鹰瞥见便生擒。   ...典籍,如果对于中国文学没有相当修养,那就会如古代禅师们所说"咬铁馒头"相似,就有无法下嘴的可能,尤其自中唐到宋、明、清的禅学,更进一步已与中国文学结了不解之缘,随处与诗、词、歌、赋等文学会流,倘使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0550301.html
  • 从无我 空到达解脱(1)

    「如何是佛?」有答「麻三斤」、「干矢橛」、「庭前柏树子」的,这些都是参究的对象。总之,参禅就是参究古代禅师和学人问答之中,难以用常识理解的言语,以便启发参禅者的疑情。   清朝以后,禅宗衰败,净土宗...如此就会有苦恼,不能解脱。人,就是五蕴的组合,由五蕴的组合而有我,但佛陀却要我们观察五蕴非我,岂不引起我们的惊讶与兴趣?自然会加以思惟参究。而禅宗的参公案,参究一些古代禅师的语言,与自己并无切身关系,...

    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1652144.html
  • 眼见佛性的含义

    眼见佛性”是用来表达见到佛性作用、或见到佛性境界,那么,古代禅师的表达会比用“眼见佛性”的表达还适当。他们怎样表达呢?就是: “青青翠竹悉是法身,郁郁黄花无非般若”;“溪声尽是广长舌,山色无非清净身”...眼见佛性”   谈完了佛经中“眼见佛性”经文,再来谈谈其他的。   《马祖道一禅师语录》中载: “声闻闻见佛性,菩萨‘眼见佛性’,了达无二,名平等性。性无有异,用则不同,在迷为识,在悟为智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1950467.html
  • 禅与佛家禅语

    手段是何等的幽默!   学禅,要有悟性,要有灵巧,明白一点说,就是要有幽默感!古来的禅师,没有一个不是幽默大师,在幽默里,禅是多么活泼!禅是多么锐利!   禅的修法   古代禅师的棒喝,那是在教...嘱大迦叶,禅宗就这样开始传承下来。   禅的内容   古今禅门公案皆为禅师考验或印证弟子悟道的对答,其实这种对答,就是一般人所谓的“考试”。不同的是,它是随各人的根性与时间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3664434.html
  • 禅宗精髓仍然鲜活——读《花出青嶂》

    语言方式,在这种表达上,继续表达,只能是绕来绕去,云山雾罩,让人抓不住重点。越看越糊涂,无从下手。    这种语境下,读《花出青嶂》,确实有“花出青嶂”的感觉。    导读里说,禅宗公案是古代禅师和...”、“真如不能作为与宾语相对的主语”、“无情说法问题”,这些都是禅师们在语言的夹缝中求“生路”,为了准确表达、纠正错误、引导学生,在实际操作中所运用语言策略。由于对于“空性”的体证,没有人比禅师们对“...

    唐大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0365552.html
  • 一切唯心造

    明月悬挂在天空中。此时慢步池塘,看到水中一轮明月摇摇曳曳,与天上的月交相辉映,自有一番宁谧和安详的意趣。可是,如果池塘里的水浑浊不堪,也就不能倒映月儿来了。只有水清,月才会自现。因此古代禅师描述他们悟境...识),三者合一,才能听闻佛法。   以上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对准确理解佛法极为重要。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在做学生的时候,有一天,老师印崇禅师召集众多弟子,问:“风吹幡动,究竟是风动呢?还是...

    燃灯

    唯识|唯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060002238.html
  • 现代青年应有的人生观

    追求这世间的声色之娱,比方以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这六根,去追逐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的六尘,然后再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这六识,从生理到物理到心理的认识。但是六尘中的快乐,不是真实的。古代禅师们在打坐时闭眼盘腿,不看、不听、不说,我们会以为他们真傻,何必自我虐待呢?禅师们不看、不听、不说,并不就是没有快乐,心里内在的能源、内在的快乐,他可以在宁静中把心安住,达到很高的修养。在此举一个禅宗公案:有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教育|星云|人生观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0526258901.html
  • 佛教常用词俗解

    不乱。佛经上所谓“涅?寂静”,并不是指木头人一样死气沉沉,而是指圣人内心已没有俗人那种乱哄哄、杂七杂八的东西。所以古代禅师也说,开悟成佛,“不改旧时人,只改旧时行履”。就是说,开悟成佛以后,人还是那...就是要求我们脱掉凡心凡行,起圣心圣行,超凡入圣,而这一切又都离不开世间平常心行之中。所以,马祖道一禅师说:“平常心是道。” 【出世间】 很多初学佛的人,都对出世间充满各种各样幻想,有的...

    永信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2349801.html